
陳偉招投標管理學
2020-10-09




10、羅夫的“五五英才訓練小結”
羅夫趴在公司的電腦上,正欲寫“英才訓練階段性總結報告”。
艾葉悄然出現在他面前,將一摞書往桌上一擱,說:
“京東送貨過來的,這次你要的書全齊了。”
看著艾葉嬌好的面容、婀娜的身材,羅夫突然想起洪仁亮的“封山育林”造人計劃,便有些走神。

艾葉與羅夫在一起,已是親熱無比了,但每次當羅夫拔刀挺槍,想要突破最后的封鎖線時,艾葉就猛然把門關死,讓羅夫失去目標。羅夫對艾葉的這種行為搞不太明白,現在什么時代了,難道艾葉還有封建思想不成?不過,他不想破壞他在她心目中的形象,一直咬牙堅持著。
干什么事都要有堅持力,性急吃不了嫩豆腐,羅夫在艾葉這里再次收獲了這一人生哲理。
“發什么呆呀,給你書呢。”
羅夫這才回過神來。將包裝紙撕開,正是他按照老佛爺開的書單,前天在京東上下的單。除了《招標投標法》和《政府采購法》解讀方面的書,還有幾本書特別有意思,一是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,這本書平實自然地記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青蔥歲月人生的淬煉,那時國家領袖的年齡才十幾二十來歲,羅夫隨手翻看了一些章節,那時陜北人們的生活狀態讓他無法想像。還有就是《苦難輝煌》《心勝》,這是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的兩本名作,據說華為的任正非老總特地請金額教授去華為做了《苦難輝煌》專題演講,評價說是他聽過的最高水平的演講。可見這本講共產黨艱難創業歷程的書,對企業的創業是多么重要。
羅夫仍是習慣于將書捧在手,嗅著書香翻閱的感覺,或是斜躺在床上,在閱讀中漸漸睡去,那是一種常人體會不到的快感。對在手機上看電子書,他仍是缺少熱情。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老了,怎么和小二三歲的同事閱讀習慣就不一樣了呢?看來人生三十真是一個坎呵。
羅夫胡思亂想一通,這才集中注意力,將收到的書一本本仔細檢查了一遍。
不過,這會兒羅夫沒有時間看這一堆書,他要盡快寫完階段總結。
下面是我從羅夫報告中摘錄下來的片斷:

從青藏高原回來,我一直在想,在這幾個月跟標的過程中,我們在需求控制上究竟做得怎么樣呢?我們真正介入到客戶的業務核心里面去了嗎?客戶的想法與我們的理解開始融合了嗎?還有,我費了很大心思做客戶的工作,效果真的有預期的好嗎?
我對照五五訓練手冊上“五心”(功名心、事業心、享樂心、榮耀心、平常心)的內容分析,我在人心的洞察上有收獲嗎?
我在“五力”(透視力、說服力、協作力、應變力、堅持力)的提升上,又表現得怎樣呢?
我的第一個收獲是,我對需求控制的必要性有了更清醒的了解。無論是項目中標,還是中標后的項目實施,一定要對客戶的需求進行有力的把控。因為客戶的需求不是先天就有的,也不是一成不變的,并受政策導向、資金數額、技術平臺甚至心理愿望的制約,這個時候營銷工作的重點就是進行必要的需求引導、控制和干預。
控制需求的上策,是用公司的產品或技術平臺去引導客戶的業務需求,將公司技術上的獨特優勢寫入需求分析報告和招標文件的技術方案。
但對創新型項目來說,這來做是有難度的,客戶會對你的適應能力和需求調研能力產生懷疑。這時,我們能做到的就是要比對手更全面、更深入、更透徹地了解客戶。這就要有耐心,要提前介入,要舍得下功夫。
其二、洞悉人心,了解人性,是終生的課題,在這一階段訓練中悟出的道理也許能使人終生受益。

我通過與三江集團的嚴總和呂總的接觸,體會到他倆是個性反差極大的人,反映出生活中兩種不同類型的人。
嚴總是表面高傲自滿,卻城府不深;呂總表面是謙虛謹慎,但卻極其自信。
嚴總是先認人,再看事;呂總是先看事,再認人。
嚴總有明顯的虛榮心,呂總則有較強的事業心。
嚴總偏享樂,呂總偏功名。
嚴總服感情拉籠,呂總服做事用心。
將這幾個方面摸透了,應該是接近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。我們在跟標的策略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。
第三、我個人在透視力、說服力、協作力上有所進步,其它方面還表現不明顯。
無論是客戶還是同事,說服對方幾乎是時時都要發生的事。與說服力相關的就是化解術。我的體會,一是說服不是靠會耍嘴皮子,強詞奪理是行不通的,而是真心替對方想,為對方做點小事就能打動人,讓他的立場軟化;二是不能硬頂,要采取迂回戰術,這也就是化解之術;三是要適當讓步,一定要學會給對方留臺階,不要將人逼到死角,這是化解之術的精髓。
這次投標團隊出現問題,差點不歡而散,最后能園滿解決,靠的就是說服與化解。
同事小崔的標,我們能做出準確的判斷,回想起來,也是靠的透視力。這與之前天津項目以微弱分差失利剛好形成對比。那次我們過于樂觀,沒把競爭對手的想法分析清楚,這次不一樣,盡管對手在暗處,我們在明處,但因為我們分析了對手的心理,對他們能出什么牌我們心里有底,所謂知己知彼、百戰百勝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