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團膳學苑
2020-10-23












(1)早餐外賣行業
近年,餐飲行業興起了一波做早餐外賣的風潮。但不到一年,這些做早餐外賣的項目幾乎都全軍覆沒了,早餐是剛需,但早餐外賣是偽需求。

雖然此前有人做過市場調研,對早餐外賣,顧客表示是愿意消費的。而且創業者們構想的場景也很好,前一天晚上預定早餐外賣,第二天一早送到。
但早餐外賣依然是偽需求:

所以,早餐外賣是偽需求,成本又高,短時間內也很難將市場教育出來,因此,這些早餐外賣的創業者,一踩一個雷。
(2)健身餐、月子餐等功能性餐飲
近幾年,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,很多餐飲創業者發現了一些”新機會“,就是做功能性餐飲,比如專門做沙拉、湯品、月子餐的,曾以小而美的特色獲多次融資。但實際的經營情況卻不很理想。

先看沙拉,成立3年的沙拉日記早在3年前就停止營業了,米有沙拉也在最近1年關了10家門店,大開沙界也在去年年底開始收縮店面。
把原本是配角的餐變成主角,獨立出去做餐飲,恐怕在一開始就是一條不歸路。沙拉是西餐的配角,而湯品也是中餐的配角,所謂“湯不成餐”,這是固有認知很難打破,米有沙拉創始人王令凱曾豪言壯志,“五年內要讓所有人把沙拉當主食”,如今卻已陷入頻頻關店中。
它們或許也有自己的客群,可能是減肥的群體,可能是坐月子的媽媽,可是,餐飲業做的就是附近3公里的生意,方圓3公里內有多少個減肥的,有多少個坐月子的呢?

就像三四線城市的,很少有標準的4S店,而是分布著大大小小的二級經銷商,融合著好幾個汽車牌子,因為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能力并不足支撐一個個獨立的汽車4S店。










文章來源:職業餐飲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