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團膳學苑
2025-08-26




大學食堂是一個極其特殊和封閉的餐飲環境,消費顧客是“沒錢但敢花、沒時間但愛磨蹭”的學生,大學生群體的核心特征是:
???價格高度敏感:預算有限,但對“值不值”有自己的一套判斷邏輯。
???時間相對集中:課間、放學后會出現爆炸性人流,出餐速度是生命線。
???口味追求刺激:喜歡重口味、新奇特的菜品(麻辣、香辣、酸甜)、熱愛小吃和飲品。
???從眾心理強:喜歡扎堆和排隊,相信“排隊多的就是好吃的”。
???路徑依賴嚴重:習慣走固定的路線,“順路”?比“特意去”重要得多。
王者之位:宿舍區食堂 > 教學區食堂
學生下課后,第一件事是回宿舍放書包,然后“順路”在宿舍樓下的食堂吃飯。離宿舍最近的食堂天生擁有最大、最穩定的客流。教學區的學生下課后可能會流向校門外或回宿舍,人流不穩定。
鉆石之位:食堂一樓的入口處/主通道
學生一般都比較懶惰。能在一樓解決,絕不爬上二樓。一樓的入口處是所有進入食堂的人的視覺焦點,曝光率最高。
黃金之位:緊鄰“剛需品”檔口
米飯/免費湯供應點:學生打了米飯,總要配幾個菜,你的檔口就在旁邊,你就是首選。
熱門飲料窗口:學生買飲料時,很容易順手買一份旁邊的小吃(炸雞、烤腸、餅類)。
結算口附近:學生排隊結算時,如果餐盤里還有空間,很容易被旁邊香氣四溢的小吃吸引,進行最后一次消費。
調研宿舍樓分布:
|
男生宿舍樓下 |
男生飯量更大,對價格接受度稍高,消費決策更快,更喜歡“硬菜”和“肉食”。 |
|
女生宿舍樓下 |
女生更喜歡小吃、甜品、飲品、輕食,消費頻率可能更高,但單次消費額可能較低。 |
|
混合宿舍區 |
人流量最大,品類適應性最廣。 |
觀察“生活動線”:學生從宿舍到教學樓、到操場、到超市的路線是怎樣的?你的檔口是否在這條動線上?
差異化選品是成功的關鍵:
○ 避免正面競爭:如果已有兩家麻辣香鍋,就不要開第三家。除非你能做到全校最好吃、最便宜、或者肉最多。
○?開辟新賽道:觀察食堂里缺少什么?如果全是炒菜,缺的是不是特色面食(如螺螄粉、刀削面)?如果都是主食,缺的是不是美味小吃(如鍋盔、炸串)?如果都是重口味,缺的是不是清淡養生(如營養粥、燉湯)?
利用“集群效應”:如果食堂把同類品類(如所有面條檔口)放在一起,形成了“面食區”,你可以考慮加入,利用集群效應吸引精準客流,但前提是你的產品必須有突出亮點。
出餐速度:設備布局要保證出餐流程順暢,能在3分鐘內完成一份餐品是基本要求。
用電負荷:大學食堂電路可能老舊,如果你的設備功率很大(如多個炸爐),必須提前與后勤管理處確認電容是否足夠。
倉儲空間:大學檔口通常很小,確認好你的備貨和倉儲空間,否則每天搬貨會非常痛苦。
寒暑假問題:合同里必須明確寒暑假期間的租金政策!是閉店免租,還是按比例繳納?這直接關系到你的成本。
模式:大學食堂多為窗口出租,有固定租金和營業額扣點兩種。
○?固定租金:更好測算成本,風險可控。要精確計算日均賣多少份才能覆蓋租金。
○?扣點:通常比例在10%-20%,前期壓力小,但做大了之后利潤犧牲多。
談判要點:
能否獨家:嘗試爭取你所做品類的獨家經營權(哪怕只是口頭承諾)。
租期:最好簽3年左右,太短剛火起來就可能漲租或收回,太長萬一經營不善不好脫身。
其他費用:垃圾處理、水電公攤等費用一定要問清楚,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
(1)分時段蹲點:在上午第四節課下課前(11:30) 就到位,一直數到12:30。記錄主干道和目標檔口的人流。下午5:00-6:00再重復一次。
(2)數人頭:重點數排隊人數和打包帶走的人數。大學食堂打包率非常高。
(3)看菜單和價格:用手機拍下所有競爭對手的菜單,記錄價格。計算一下學生吃一頓飯的平均花費(如:一葷兩素+米飯=12元;一碗面=10元)。你的定價要嵌入這個體系。
(4)和學生聊天:這是最有效的一招!禮貌地問:“同學,請問這家好吃嗎?”“你們平時最愛吃哪家呀?”“你覺得食堂還缺啥吃的?”你會得到最真實的信息。
(5)看“浪費”:收盤處看看學生們什么菜剩得多?什么菜吃得精光?這是對菜品最真實的投票。
(6)檢查硬件:親自看看目標檔口的水、電、燃氣、排煙接口是否齊全可用。
【免責聲明】文章描述過程、圖片都來源于網絡,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,無低俗等不良引導。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,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。